教学制度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管理制度 > 教学制度 > 正文

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体育课堂常规

发布时间  :2014-03-18点击量: 

1、学生是体育课程教学的主体,是体育教育的受益者。因此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,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教学活动。在学习过程中,应提高独立思考,善于发现问题,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,培养自己独立进行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。

2、在理论课中,学生要带教材或资料,认真听讲,做好笔记,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。

3、在实践课中,学生应穿运动鞋和运动服装上课,冬季不能戴帽子、手套和围巾,夏季不准戴墨镜、大草帽,身上不配戴金属物或可能引起伤害的物品,避免因着装而引起的运动损伤。

4、不迟到,不早退,病假必须持院医务室证明,事假必须持各分院办公室或辅导员证明并经授课教师同意,否则都应到场上课。凡迟到、早退者,扣体育综评成绩1分,旷课一次扣综评成绩3分。

5、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,互帮互学,共同进步。体育委员和班委要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、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结束工作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安全,互相保护,互相帮助。

6、女生例假须随队见习,见习生由教师安排适当活动或参加服务性工作。情况较严重,需要在寝室休息者,需要办理请假证明,并得到体育教师的批准。

7、讲文明,讲礼貌,讲卫生,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废物。在室内上课时爱护公共财务,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。雨天上课时,雨具、雨鞋不得带进室内场地。

8、爱护体育器材和教具,下课时应及时协助体育委员把教具如数归还器材室。如有损坏或遗失,因照价赔偿。

9、自觉遵守体育场地管理办法,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。

10、课内外相结合是增强体质,提高体育运动能力,培养锻炼习惯的有效途径。学生课内外每周应至少安排2~3小时的课外体育锻炼,自觉完成课外作业,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。